環境權 學習單
一、 環境權的1. 由來、2. 定義、3. 宗旨為何?
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世界各國共同簽訂、擬定世界人權宣言,其中第二十八條即為環境權的前身。
1972年在瑞典訂定人類環境宣言,為正式為環境權背書。
定義及宗旨為人類共同享有地球環境,環境保護非單一社會的問題,應為國際間需要共同努力維護的。
環境權主要宗旨為拒絕汙染、保障生態環境,且為跨世紀、性別、年紀都需注意的權利。
二、 1. 台灣的經濟發展權和環境權的關係演進為何?
台灣從1950年代開始工業化,國民政府當時迫遷來台,百廢待舉,多重壓力下大量發展工業、林業,各行各業蓬勃發展
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台灣經濟奇蹟,但奇蹟過後,近幾年環境問題一一浮現,林業砍伐造成土石流,空氣污染造成支氣管疾病,
著名例子有RCA公司非法使用物質,導致員工罹癌率增高、土地永久性汙染等。
三、 1. 空氣污染、2. 水污染所引發的問題有哪些? 3.台灣哪些產業最易發生污染
空氣污然會造成支氣管疾病,水汙染影響河川,也間接影響我們的飲用水安全。
台灣最大的產業汙染為化石燃料的汙染,排煙設施老舊,機器未將汙染減至最低就排放,為台灣最嚴重之汙染問題。
四、 台灣最重要的環保團體與環保社會運動有哪些? 其主張為何?
1.台灣環境保護聯盟
2.公害防治協會、主婦聯盟
3.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
五、1. 輻射屋事件的始末?
民國74年牙科診所,使用大量輻射物質治療病患,因此牙科診所所在位置之建築物殘留高輻射。
2. 核四公投涉及哪些重要權益?
人民居住問題,鄰避效應導致大家不願意將核能發電廠蓋在自己家旁邊。
五、 自然環境破壞如土石流造成的原因為何? 防治之道?
林業過度開發,防治之道除了多種樹外,另外就是休耕,讓土地能有休息的機會。
六、 政府與人民如何因應永續發展發展?
- 最欠缺什麼? 永續發展的觀念
- 最可以發揮什麼? 發揮環境權
- 政府、人民做法:政府制定法令,人民監督政府
留言列表